文化存则国存 – 阿富汗国家博物馆

以下图片说明摘自南京博物院相关展品简介和《犍陀罗文明史》

头像:神庙是古希腊城市中必不可少的公共建筑。此头像出土于阿伊-哈努姆城址神庙前厅,仅剩面部,身份尚不明确。从可能黏贴过金箔和立于神庙前厅推测,身份地位较高。此外,泥塑人像方法对后来中亚乃至中国西部地区佛像产生了深远影响。

头像

头像

面具形碰水口:阿伊-哈努姆城址出土,公元前2世纪,这件源自古希腊喜剧角色的面具形碰水口出土于阿伊-哈努姆城址竞技场附近的一个喷泉上,喷泉泉水可能引自灌溉渠,可饮用,也可供竞技者沐浴。

面具形碰水口

面具形碰水口

人物形柱: 公元前2世纪,阿伊-哈努姆(乌兹别克语,月神的意思,为亚历山大东征后建立的希腊式城市)竞技场遗址出土,身穿厚重希腊袍子,据学者推测有可能是竞技场捐造者的父亲(Strato),也可能是竞技场管理人,在希腊世界里竞技场管理人是非常重要的社会角色。

人物形柱

人物形柱

希腊语铭文碑座: 公元前3世纪初,基尼斯祠出土,基尼斯是阿伊-哈努姆城的创建者之一,上面刻着来自希腊德尔斐神庙的格言: 少年时,举止得当;年轻时,学会自制;中年时,正义行事;老年时,良言善导;寿终时,死而无憾。根据铭文记载,这是一个叫Clearchus的希腊人从希腊本土德尔斐神庙认准抄写下来。

希腊语铭文碑座

希腊语铭文碑座

二神驾车图像饰板:公元前3世纪,阿伊-哈努姆城址神庙出土,银饰板描绘了古希腊自然女神西布莉和胜利女神妮可乘坐狮拉战车的画面。画面是巴克特里亚多元文明碰撞的典型物价。战车上的西布莉女神和妮可女神源自希腊文明祭司赤脚撑伞的祭祀源自两河文明;巨轮高扶手战车具有波斯阿契美尼德式战车的典型特征;而多级高阶梯祭台则体现了叙利亚和伊朗地区的祭台风格。中国西汉末期开始流行的西王母崇拜,也可能源自西布莉女神。

二神驾车图像饰板

二神驾车图像饰板

塞拉匹斯-赫拉克利斯塑像:贝格拉姆出土,这尊青铜塑像比较特殊,是一种融合希腊赫拉克利斯和埃及本土神塞拉匹斯的“Sepapis-Herakles”神,塞拉匹斯神是托勒密王朝埃及和希腊共同信奉的神,被视为农业及来世守护神,其头戴橄榄叶装饰高冠,象征尼罗河丰饶;手拿棍棒是赫拉克利斯的特征。贝格拉姆出土的塞拉匹斯-赫拉克利斯神,证明了贝格拉姆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地位,也说明了当地文明交流达到了很高的高度。

塞拉匹斯-赫拉克利斯塑

塞拉匹斯-赫拉克利斯塑

站在摩羯鱼上的女神雕像:公元1世纪,贝格拉姆出土,象牙雕版,带有显著的印度艺术风格,女神站立在摩羯鱼(Makara)之上。摩羯是印度宗教信仰中常见的一种带有神力的动物。

站在摩羯鱼上的女神雕像

站在摩羯鱼上的女神雕像

彩绘玻璃瓶:公元1世纪,贝格拉姆出土。最初玻璃在中土非常稀少,被视为珍宝的一种,甚至用作供奉舍利的七宝之一,中国人最初对玻璃和水晶并没有严格区分,故以高价购买。直到北魏太武帝时,由贵霜商人将玻璃制造技术传入中国。

1号杯

1号杯

2号杯

2号杯

3号杯

3号杯